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服务平台 / 威远中学校介绍(高中)

20170511200741_3223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威远学校#威远中学校介绍(高中)

    2024/07/05 15:52:09 发布332 浏览0 回复0 点赞
星火燎原
管理
官方认证

帖子:17

精华:0

注册:2021/08/17 21:44:43

IP属地:未知

四川省威远县境内的一所高中

威远中学校(Weiyuan Middle School in Sichuan province)位于四川省威远县严陵镇人民路南二段96号,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创建于1921年,先后历经“威远县立中学”、“四川省威远县立中学”、“四川省威远第一中学校”、“威远中学校”。校址历县文庙、静宁寺、西山等校址之变迁,于2001年9月,移至县城南占地150亩的新校区。

截至2011年4月,该校占地183亩,有近90个教学班;有教职工30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特级教师11名,省级骨干教师9名,中高级教师200余名;在校学生6000余人。

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240705160757.png

历史沿革

威远中学校校始建于1921年春季,分设男、女生两校,男中校址在纬经书院(现威远师范附小),与县立高等小学合住。名为“威远县立中学”。女中名为“四川省威远县立女子初级中学”。

1926年,学校划高等小学原有师生宿舍及前模范小学校舍(原考棚旧址)为校址。

1941年1月,因避日机空袭,将学校迁往两河口刘谷。

1942年,学校迁回城内校址。

1945年秋,招高中班级组成一所完全中学,又改名为“四川省威远县立中学”,高中部系男女兼收。借城隍庙、民生工厂(南门外曾家街)作高中部学生宿舍及教室。

1946年12月,因为满足需要,学校迁往静宁寺(今向义镇共华乡)。

1947年,女中迁入当时男中校址,单独设校,并将男中高中部女生一、二、三班拨入女中,成为一所完全的女子中学,定名为“四川省威远县立女子中学”。

1949年12月,学校迁回城内校址。

1950年2月,两校合并,迁入县城文庙。

1953年,学校改名为“四川省威远第一中学校”。

1954年,学校迁往威远县中心街38号。

1960年暑期,将威远县第四初级中学并入。

1962年,学校更名为“威远中学校”。

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内江市重点学校。

自1991年秋季学期起,威远中学停止初中招生。

自1993年秋季学期起,威远中学停止初中办学。

2001年9月,学校迁至威远县严陵镇人民路南二段96号。

2006年,学校通过专家检查验收,成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自2020年秋季学期起,威远中学恢复初中招生。

微信图片_20240705154535.png

办学规模

截至2011年4月,该校占地183亩,有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1年4月,该校有教职工30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特级教师11名,省级骨干教师9名,中高级教师172名。受国家级表彰6人,获省级表彰20人,市县名师及学科带头人52人。

全国优秀教师(6人):袁正气、李忠昌、孙义彬、欧可翕、苟长久、杨建国

特级教师(11人):李忠昌、孙义彬、苟长久、张君和、郭德政、杨仲华、官群、李永高、胡宗义、温泽黎、杨建国

硬件设施

截至2011年4月,该校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可容纳2500人,有1个标准学生食堂;拥有400米环形塑胶跑道、人工草坪足球场、16个篮球场、8个排球场、标准游泳池以及其它完备的运动设施;开通了因特网、实现了校校通;图书馆藏书20万余册。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09年至2011年,该校组织学生参加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获得了全国一、二、三等奖49个,省级各等次奖100余人次,有二人入选全国数学冬令营。

威远中学校学生竞赛及创造发明奖(国家级、省市级)(部分)获奖年份 学生姓名 颁奖单位 获奖等级 

2002 吴双 省数学会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省三等奖 

2002 余朝、王志珏 市数学会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市一等奖 

2002 曹晓强 省教厅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省二等奖 

2002 刘柯柯、黄橙蓝、周超、宋朝磊、王宁、王健敏、钟琳 内江市生物学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市一等奖 

2002 曾开春、曾毓男、倪国瑜、王徐策、倪勇、郑学辉 内江市生物学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市二等奖 

2002 邹利平 内江市生物学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市三等奖 

2002 龚成、龚洁 中国化学学会 全国化学竞赛三等奖 

2002 钟琳、曾毓男、唐澈、廖炜、朱江 省化学学会 全国化学竞赛省三等奖 

2003 阳茂君、江军 省教厅 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三等奖 

2003 李宁、杨洋 省教厅 第2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三等奖 

2003 阳茂君、倪勇 省教厅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二等奖 

2003 林云 省教厅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 

2003 刘立寒 省教厅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二等奖 

2003 钟山 市教科所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市一等奖 

2003 江倩、陈航、刘伟、江军 省教育厅 2003年全国高中生物竞赛中获三等奖 

2003 阳茂君、殷海波、刘伟、李翔、毕茂强 内江市教育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市三等奖 

2003 刘军鸽、胡洪、罗敦、余婷、刘立寒、刘俊、倪智 内江市教育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市二等奖 

2003 薛强、董建、周云 内江市教育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市一等奖 

2003 朱俊、李宁 省化学化学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三等奖 

2003 林云 省化学化学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二等奖 

2003 梁霞、董敏 省化学化学学会 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


教师成绩

截至2011年4月,该校教师获省、市、县教育科研成果奖58项,50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该校教师主持的课题《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全员自培研究》《分层递进、突出创新,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读、讲、练、评”复习方法的探索》等获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该校教师主持的课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获四川省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三等奖。

该校教师主持的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普通高中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探究》获内江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截至2011年4月,学校教师承担着《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提高高中女生物理成绩实验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等国家、省、市、县科研课题达62个。


学校获奖

截至2011年4月,该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等称号。 

2023年8月30日,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精神

立诚通慧 经纬和谐

立诚为修身之本,要做到诚实、诚信、诚恳、忠诚。通慧为立身之基,要求师生“博采众长,学通中外”(朱镕基总理为该校校学生李山题词)。经纬为培养综合素质,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和谐为教育的管理目标,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教育就是要使人的各种因素真正得到和谐发展,培养厚德广能的纬经人才,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校徽

该校校徽是学校校名英文简称的矢量图片,体现学校“立诚通慧、经纬和谐”的办学思想,黄色的飘带则寓意百年老校星光闪耀。

微信图片_20240705154345.png

文化活动

截至2011年4月,学校设有校园电视台、广播、墙报、升旗仪式、演讲等活动(设施),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举办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立诚教育、主题班会、成人宣誓、征文、才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将“知”内化为“行”。2008年暑期,威远中学校成功承办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一次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威远中学校知名校友姓名 

杨星火 著名诗人 

蒋华 美国波士顿应用科技公司总裁 

李山 三山(香港)有限公司CEO 

邱虹云 “清华爱迪生”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20170511200741_32230.jpg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楼主其他帖子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精华好贴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